醫學美容小知識
Palm Springs Skinlab Centre 為你更新最多的醫學美容及護膚方法,成就最美的你
如何選擇安全可靠的美容中心去進行醫學美容?
為保護廣大消費者權益,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我們提醒廣大消費者一定要知道醫學美容與生活美容的區別:生活美容包括皮膚護理、化妝修飾、美體塑身等服務項目,其特點是無創傷性和侵入性;而醫學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生活美容是運用化妝品、保健品和非醫療器械等非醫療性手段,對人體所進行的諸如皮膚護理、按摩等帶有保養或保健性的非侵入性的美容護理。醫學美容是一種醫學診療行為,因此,對機構和人員資質,以及服務行為的要求十分嚴格。消費者如果要進行醫療美容,一定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 從以往檢查情況看,醫學美容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從事醫學美容服務的機構未取得執業許可證;個人不具備合法資質,無執業證書就非法開展醫學美容手術;二是以虛假廣告、不實宣傳來誇大手術效果、隱瞞手術風險,欺騙服務對象,牟取暴利。三是醫療美容機構未嚴格執行診療操作規範,如手術所用填充材料選擇不當、使用未經審批的美容藥品、醫療美容器械消毒不符合規定等,易發生感染或醫療事故。 最後提醒廣大消費者,一定要選擇具有合法資質的醫學美容機構,切勿貪圖便宜,盲目「跟風」,輕信廣告宣傳,謹防上當受騙。
醫學美容陷阱重重,小心受騙!
如今的社會,醫學美容行業存在一些消費誤區,甚至黑幕。消費者損失的不僅是錢財,還會貽誤治療時機,甚至喪失生命。 過去一年就出現數十例肉毒素過敏症狀和肉毒素注射劑量過大導致中毒的患者,他們大多是在黑醫美、工作室和美容院求美時造成了不良後果。追究原因,主要是因為注射場所不具備醫學機構資質、醫生不具備資格、假冒偽劣藥品等。其實整形美容醫生要取得專業資格證需十餘年,而正規醫學美容醫院或醫學美容門診必須具備衛生部門頒發的醫療衛生許可證,而對於醫美工作人員要求更為嚴格,從學醫開始到獲得醫療整形美容主診醫師資格,一般需要十餘年時間,這期間還要刻苦學習和實踐。因此,不是上幾天培訓班的人就能進行醫學治療。 從以往檢查情況看,醫學美容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從事醫學美容服務的機構未取得執業許可證;個人不具備合法資質,無執業證書就非法開展醫學美容手術;二是以虛假廣告、不實宣傳來誇大手術效果、隱瞞手術風險,欺騙服務對象,牟取暴利。三是醫療美容機構未嚴格執行診療操作規範,如手術所用填充材料選擇不當、使用未經審批的美容藥品、醫療美容器械消毒不符合規定等,易發生感染或醫療事故。
美容院和到美容醫院進行醫學美容有什麼分別?
就是差了這一個字,毀掉了不少求美者的容貌。有整形外科醫院整形科副主任醫師就解釋說,前者是生活美容,是不能開展任何「破皮」項目的,比如肉毒毒素和玻尿酸注射、激光、光子嫩膚等;後者屬於醫療美容,是一項由「醫生」完成的醫療行為。 遺憾的是大量沒有任何醫學美容行醫資質的會所、美容院都在偷偷進行「醫療美容」,比如玻尿酸、肉毒毒素注射,而且鋪天蓋地的廣告在宣傳可以讓你變美,部分消費者盲目選擇了這些非正規場所,結果打壞了,皮膚出現壞死、腫脹、出血等併發症才跑到醫院找醫生,還有嚴重的注射了假的肉毒毒素,其毒性發作後會使全身肌肉麻痹,甚至是呼吸和心跳出現功能障礙。 因此,別覺得往臉上打一針好像挺簡單的,人人都能做,如果不是在正規醫院,找正規醫生,使用正規產品進行注射美容,很可能使「微整形」成為「危整形」。 從事「醫學美容」的行為只能是在醫療美容機構中,比如美容醫院、整形醫院或是正規醫院的美容、整形科等,它們的共性是具備衛生部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大家在選擇前可詢問有無此許可證。 在正規醫療機構注射,醫生熟習面部神經、肌肉、血管的分佈,知道如何將藥物精準地打到需要控制的肌肉上,才能達到除皺、抗衰老的功效,同時醫生不僅要對治療過程負責,在注射前還會了解患者的藥物過敏史,是否屬於禁忌人群等,並給出最終的治療方案,這些都是一般美容院無法做到的。
了解醫學美容的專業。
醫學美容是一個醫療行為,注射要標記注射點,還要對藥物的用量、注射深度有嚴格要求,必須是有資質的專業整形醫生完成。這樣的醫生還要通過執業醫生考試,取得臨床醫師資格並具備美容醫療的資格,其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不是普通人員通過短期培訓就可以獲得的。 需要提醒的是,社會上有不少醫療美容培訓班的培訓對象,沒有任何醫學的學習背景,培訓教學中甚至出現互相打針的情況,結果造成了很嚴重的併發症。 微整形不僅僅是要學會「打一針」,注射過程中如何避免損傷神經、血管,如何防止出現動脈栓塞,蘊藏着非常重要的醫學知識。 另外,有的求美者盲目崇拜留洋醫生,認為海外歸來的醫生技術更高,而很多美容場所正是利用這種錯誤心理進行虛假宣傳,將美容師包裝成接受過韓國、美國先進技術薰陶的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求美者可能會受到誘惑而輕信這類虛假信息,選擇美容院等非醫療機構,忽視醫院和醫生的資質查驗。
醫學美容不是護膚化妝,必須小心進行!
隨着消費觀念的轉變和審美觀念的提升,年輕人對美的追求越發強烈。「顏值經濟」的風靡,帶動了醫美、健身、護膚、彩妝等產業的發展。 但在目前,醫學美容市場仍存在不少亂象。由於兼具醫療屬性,醫療美容一旦處理不當,不僅無法「變美」,甚至可能危害生命。 在做美容前,首先需要弄明白兩個概念,一個是醫學美容一個是生活美容。 醫學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醫療美容機構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方可開展執業活動。 生活美容是指運用化妝品、保健品和非醫療器械等非醫療性手段,對人體所進行的皮膚、毛髮的護理、按摩等帶有保養或者保健型的非侵入性的美容護理。美容院等生活美容機構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可見,醫學美容與生活美容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相對而言,醫學美容如果操作不當,其風險性更高。
醫學美容與護膚品化妝品有什麼差異?
根據美國美容整形協會2018年的統計顯示,面部醫學美容中排名前五的為:肉毒素注射、軟組織填充(包括透明質酸或自體脂肪填充等)、化學剝脫術、激光脫毛、微晶磨削術。在上述醫學美容過程中使用的藥物、醫療器械均屬於醫學美容產品。 在生活美容中,化妝品應用普遍。化妝品主要採用塗擦、噴洒或者其他類似方法,將產品散佈於皮膚、毛髮、指甲、口唇等人體表面任何部位,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的目的。 化妝品的使用方式沒有創傷性和侵入性,採用注射、口服等方式使用的產品均不是化妝品。化妝品的施用部位是人體表面,所以施用部位深入真皮層或者皮下的產品,均不是化妝品。化妝品是日用化學工業產品,故一些美容儀器、設備均不屬於化妝品。 使用醫學美容產品進行美容,必須在有資質的醫學美容機構內,由具有執業醫師資格且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的醫生才能操作。 使用化妝品進行美容,消費者一般可以自行選擇和使用。一些專業線產品如燙髮、染髮等,建議由美容師或美髮師操作使用,其目的是為了得到更理想的美容美髮效果,而非出於對產品使用安全的擔憂。
醫學美容中心熱線